1、設備工況條件:
1)負荷大小:摩擦副間負荷或壓強越大,潤滑的粘度越大。
潤滑油的承載能力與粘度成正比,在低速重載的摩擦副間,首要考慮的是摩擦副的承載能力,當重載摩擦副處于邊界潤滑狀態下時,需考慮油的極壓性能。
2)速度:摩擦副間相對運動速度越高,越易形成油膜。
高速運動副可選低粘度的潤滑油或針入度大的潤滑脂。
3)運動狀況(包括負荷性質和運動特征):沖擊負荷、間歇運動或往復運動都不易形成油膜。此時需要選擇大粘度的潤滑油,經常是小針入度的潤滑脂,甚至固體潤滑劑。
2、工作環境:
1)溫度:溫度高,宜選粘度大、閃點高、氧化安定性好的潤滑油或針入度小、滴點較高、氧化安定性好的潤滑脂;溫度低則宜選粘度小、凝固點低的潤滑油或針入度大的潤滑脂。溫度變化范圍大,應選粘溫性好的潤滑油或針入度隨溫度變化小的潤滑脂。
2)濕度:一般潤滑油對水敏感,濕度大易變質,而潤滑脂有的抗水能力強、有的弱,需選抗乳化能力強、抗銹蝕能力強的潤滑劑。一般潤滑脂鈣基抗水較好,鋰基、鋇基、特別是鈉基差。
3)粉塵:粉塵多、密封困難的地方可用潤滑脂(起隔離作用),在粉塵小、密封好的地方可用稀油循環潤滑,在有腐蝕氣體的環境里,潤滑劑抗腐蝕能力要強。
3、摩擦面特征:
1)間隙:間隙小不易形成油膜,宜選低粘度的潤滑油。
2)粗糙度:表面粗糙,要求油膜要厚,宜選大粘度的潤滑油或針入度小的潤滑脂。
3)位置及結構:立式布置、密封效果差,潤滑油易流失,需選粘度大的潤滑油,要求潤滑充足時常選潤滑脂。
除此外,選擇的潤滑劑還必須與潤滑方式、潤滑元件匹配,如:
4)稀油循環潤滑:要求油抗氧化安定性好、雜質少、粘度小,流動性好,不宜堵塞元件。
5)飛濺潤滑:要求用抗氧化好的潤滑油。
6)干油集中潤滑:為了便于輸送,要求選針入度大的潤滑脂。
7)人工間歇加油:為防流失,適當選粘度大點潤滑油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