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據作業的實際情況正確設定注脂時間周期
對于新購設備,集中潤滑系統的注脂時間周期通常已被設定,但由于每臺機械作業情況各不相同,即使同一臺機械也可能實施不同的作業,機械的各潤滑點會因其作業不同、負荷不同,對潤滑脂的需求量也有所不同,這就要求使用者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適當調整或自行設定。
設定時間周期的一般原則是:中止時間少或運行時間長則注脂量多,反之則注脂量少;設備用于負荷重、強度大的作業時應適當增加注脂量,反之應減少注脂量;注脂量過多勢必造成浪費及潤滑部位的散熱、降溫變差,注脂量過少則會使潤滑部位斷脂、磨損,影響設備壽命。
2、保證系統良好的密封性,防止灰塵、空氣進入
1)由于工程機械的施工現場空氣含塵量高,灰塵極易通過微小間隙或通氣孔進入系統,而打開檢查或分解檢修時情況會更加嚴重。灰塵的進入會直接影響潤滑效果。為防止灰塵進入,首先應保證系統的密封性和通氣裝置的作用。其次,檢修和更換零部件、補潤滑脂時,特別要注意清潔,防止帶入灰塵和異物。
2)空氣也極易進入潤滑系統,若空氣進入系統,不但會引起潤滑脂變質、產生噪聲,同時也會引起潤滑部位金屬零件表面的氣蝕。為避免混入空氣,在保證系統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的同時應避免系統管路中各級分配器、接頭等部位因泄漏而混入空氣。
3、定期檢查安全閥及各潤滑部位
定期于系統運行時檢查安全閥是否存在溢出潤滑脂現象或各潤滑點是否有新鮮潤滑脂出現是很有必要的。如安全閥溢出潤滑脂或無新鮮潤滑脂出現則表明系統已產生故障,如電動潤滑泵損壞、安全閥壓力調定不當、各級分配器、管路堵塞等,此時某些潤滑部位已不能得到有效潤滑,應立即停機檢查,待排除故障后方可繼續使用。
4、及時更換變質的潤滑脂
當發現潤滑脂的顏色有較明顯的變化時,則基本上可以判斷為潤滑脂已經變質,其粘度、防銹性、抗氧化性和消泡性下降,產生油渣和樹脂質的不溶解成分。應及時更換潤滑脂。更換潤滑脂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1)當放凈系統變質的潤滑脂后,應用比正常運轉時使用的粘度小一、二級的沖洗油,最好使用溶解能力較強的且加有清凈浮游性和防銹性極壓油性添加劑的沖洗油,把系統中殘存的潤滑脂以及沉積物沖洗干凈,再加入規定的新潤滑脂。
2)添加潤滑脂時,一定要添加到存儲罐最小刻度線以上,通常要達到其容積的2/3左右。否則,空氣就可能會通過潤滑泵的通氣孔進入系統。
5、進行電焊維修時應拔下電纜插頭。集中潤滑系統的自動控制器實質上是一帶計時功能的微型集成器,只接受小電流(10mA左右),故當機械出現問題需要進行電焊維修時,必須將控制器上的電纜插頭拔掉(切斷通向控制器的電路),否則可能會因電焊時的強沖擊電流將控制器燒毀。
6、在嚴寒地區使用時應添加防凍劑
集中潤滑系統通常采用鋰基潤滑脂,它的適用溫度范圍為:-20~120℃,故當工程機械在嚴寒氣候中工作時,即環境溫度小于-20℃時,其流動性能會變差(潤滑脂粘度隨溫度下降而增大),各潤滑部位的摩擦面易形成半干摩擦甚至干摩擦,增大了潤滑部位摩擦件間的運動阻力,使磨損加劇,此時應在潤滑脂中加入如乙二醇之類的防凍劑。加入的多少應當根據當地氣候的實際冰點確定,一般應使調配后的防凍潤滑脂的冰點比當地最低氣溫低5~10℃左右較為適宜。